当前位置 > 相关内容  >  网站公告信息详细
以音乐促“一带一路”民心相通
来源:本站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1-01-20 16:24:35 点击数:

以音乐促“一带一路”民心相通

——访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、院长俞峰

“‘一带一路’,有你有我,大小问题,一起面对,互联互通,心手相牵。”由老挝友人创作演唱的《一带一路》日前燃爆朋友圈。习近平主席在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也提到,将打造新闻合作联盟、音乐教育联盟以及其他人文合作新平台。音乐在“一带一路”中促民心相通的作用可见一斑。此次高峰论坛成果清单里也专门列出:中国教育部与沿线国家建立音乐教育联盟。音乐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究竟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?如何用音乐讲好“一带一路”故事?光明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、院长俞峰。

“在‘一带一路’建设的‘五通’中,民心相通是基础,而民心相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用音乐融通人的心灵。”郭淑兰说,“一带一路”是一条商贸之路,更是一条文化之路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上文明多样,文化上的差异和误解会阻碍其他方面的合作。而音乐可以跨越民族、文化、地域和历史,能够促进各国文化互鉴,增进彼此间的文化认同和互信尊重,对各国的国家富强、民族繁荣、人民幸福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。可以说,音乐是联通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桥梁和纽带。

“‘一带一路’沿线有上百种语言并存,但是音乐不需翻译,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,可以在不同文明、不同语言之间架起桥梁。”俞峰认为,音乐是一种共性之下的交流方式,传播速度快,润物细无声,直抒胸臆,深入人心,更易于为人接受,可以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出独特作用。

【 收藏本页 】 【 打印文件 】 【 关闭窗口 】
技术支持:13629850998